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打好种业翻身仗,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占据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赢得农业领域竞争优势的关键。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生物燃料,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
玉米隐性核雄性不育材料是玉米生产和育种中特异的种质资源,对玉米杂交育种和杂交种生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这类不育材料缺乏有效的保持和繁殖技术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在玉米遗传育种和杂交制种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
图1 北京平谷实验基地的团队合照
生物农业研究院万向元教授团队多年来在玉米隐性核不育领域持续深耕(图1)。在万向元教授的指导下,学生江易林从本科生三年级到博士的科研之路克服了玉米雄性不育基因挖掘的难题,与团队一起首创了多控不育核心技术(图2),综合利用基因工程、花粉失活、荧光标记等技术,构建多控不育载体并转化玉米,导入相应的隐性核不育系,解决了隐性核不育系的保持和繁殖问题。
图2 玉米多控不育技术路线图
该项目成果于2023年04月02日获第八届“互联网+”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国赛银奖(图3),指导教师万向元、魏珣、马莹。
图3 获奖证书
参赛感受
项目负责人 江易林:
在导师万向元教授的推荐下,我有幸代表团队参加了第八届“互联网+”大赛。在这期间收获良多,对自己从事的科研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从源头的不育基因挖掘、基因功能的解析,到设计体系的原创性突破,再到专利、论文的发表,项目的应用与落地,以及对于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政策的解读,让我更加明白了科研的价值。从比赛角度来说,在学校多位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无数次的改稿和答辩演示,也让我更加从容的向外界展示自己科研工作,更让大家去了解生物农业研究院这个大家庭,共同为玉米生物育种增添一份属于北科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