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生物农业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是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践行“大食物观”等重要指示精神,发展“新农科”以及战略新兴交叉学科的重要平台。研究院前身为2016年成立的生物与农业研究中心,于2023年4月作为学校二级单位正式挂牌运行,于2024年11月成立研究院党委。
研究院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甘为人梯的师资队伍。现有老师、博士后和研究生130余人,其中教职工25人,包括教授/研究员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人。教师队伍中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特岗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北京市海聚工程高层次人才、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10余人;并被认定为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北京市青年拔尖团队和山东省泰山学者种业团队。
研究院下设5个优势互补、上下游联动、相互赋能的研究中心和1个地方研究院:植物基因研究中心、生物育种研究中心、智慧农业研究中心、食物营养研究中心、可持续农业与生物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科技大学平谷生物农业研究院。在生物农业领域建立的相关科研平台包括:国家粮食产业(全谷物)技术创新中心、主要作物生物育种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生物育种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北京北科精准医疗与健康科技研究院和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生物育种研究中心。此外,在全国不同生态区建立了10个作物综合试验站和10个玉米科技小院,以开展玉米等作物重要基因挖掘、生物育种、不育化制种、新品种示范推广等科研工作。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2项,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Genetics、PNAS、Mol Plant、Nat Com、Nat Plants、Nat Prod Rep、Plant Cell、Plant Biotechnol J、J Ada Res、J Clean Prod、Cell Commun Signal、New Phyto等国内外学术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36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9篇,封面论文6篇;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5项,新技术新产品证书8项;共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专利银奖等省部级和国家级学会/协会科研奖励14项。
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等方面成果显著,已出版中英文教材专著8部,共获“互联网+”国赛银奖、“挑战杯”国赛铜奖、北京市竞赛一等奖、金奖、中国作物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特等奖等12项。研究院已成为我国生物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生物农业研究院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主要农作物、微生物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开展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及“卡脖子”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通过“新农科”建设,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北科力量。